我相信同样信念的人会产生一种互相吸引的磁场而聚在一起,正如古人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希望能在这个小小的部落里聚集一班对教育有热诚的人分享教育路上的种种,互相勉励。教育改革与进步不能只靠一个人,而是需要一群人。
RSS

2010年1月6日星期三

我的文章上报了![教育是不分彼此的]

很高兴,我的文章被刊登在《星洲日报》的《新教育》里头了。我觉得很欣慰的是星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给读者来分享我们对大马的教育评价。我确切的希望大马的教育能够有所改革,也希望教育不再被政治家利用为政治筹码。从一位朋友身上得知,原来芬兰早在1919年修订了原本的基本人权保障对象的宪法:“具有芬兰市民权者(citizen)扩大为『居住』在芬兰的人(people):禁止因性别、年龄、出身、语言、宗教、信念、理想、健康状况、残障而形成之歧视,强调『任何人』皆不受到经济资源不足之限制,保障人人具有接受基础教育及更高教育之权利。”希望大马的教育能以此为借镜吧!



原文[教育是不分彼此的]:

我本身是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这种政策无疑是让教育开倒车,让分数来标签每个孩子。

我个人十分钦佩芬兰的教育理念,他们标榜着"平等"和"珍视每个孩子"。无论在任何城市或小村子、贫穷或富有,芬兰的人民都能得到同样素质的教育设施与基础。芬兰没有所谓的"精英班"、孩子满七岁才入学,学校没有制服、没有督学、毫不标榜精英培养、考试次数不多、学校不做排名、老师不作绩效考核等等但他们的教育水平却是世界第一。

在芬兰教育中,学校与学校,不会去做无谓的"竞赛"、"排名",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更不会做原本起跑点就不公平的较劲;所有的评估与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自我改进,提供日后成长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进步的空间,从来就不是要去挫折学生与老师的士气,和成为讥评他人落后、不长进的工具。

在芬兰,人人都应被赋予相同的机会,而不强调要赢在起跑点上!因为那只是跑百米的冲刺,不是真实人生的马拉松;况且,谁要是在马拉松的起跑点上就争先要赢,那通常是最后的输家。人生真的不是一场需要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夺冠军,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想一想,在大马有多少人在出了社会工作后,还会不断读书、学习与进修呢?从这点你就能知道大马的教育制度问题。

为了更容易分出“好学生”而把A再分出A+來,那么A+的考生就是“好學生”吗?那么B到E的又是什么学生呢?

*P/S: 推荐大家看一看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和《第56号教室的奇迹》。

0 评论: